海工行業進入產業上升周期
2013-12-13 08:25:47 來源:中華工商時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產業布局呼喚轉型
據悉,為推動我國海工裝備高端化和自主化進程,工信部、財政部等部門正研究針對海工高端設備的稅收和財政扶持政策,海工業有望獲得政策紅利。
權威人士透露,下一步將從多方面入手發展高端海工裝備。一是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,科研課題立項向提升核心競爭力傾斜;二是落實免稅、增值稅優惠和投資補助政策。該人士表示,目前工信部、財政部已形成初步方案,將進一步落實對海洋石油鉆機、鉆井平臺、海上風機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等配套設備的稅收減免,特別是對新設計的升級換代首套裝置實行免稅政策。
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,海洋裝備的高技術化、深水化和自主化是未來發展趨勢。對此,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表示:“我國海洋裝備產業布局已經初步形成,但仍存在海洋高端裝備設計能力和配套研發較差,工程總包能力不足等問題。”據悉,目前我國海洋工程技術處于世界第三梯隊,相比歐美、韓國和新加坡還有一定距離,未來海上風電、海洋油氣開發要從近海向深海推進,相關設備也應向深水化、浮式化和集成化轉型。
隨著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,上述轉型更顯迫切。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海洋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亢峻星說,我國高端海工裝備國產化率已從過去的5%提高到10%-15%。雖然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,但近年來取得明顯進展。
業內人士分析,海洋裝備的高端化將帶動一批上市公司發展,包括中國重工、中國船舶、海油工程等設備和工程總包商。另外,不少造船廠也在向海工裝備制造領域轉型,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、寶鋼等發起設立的上海外高橋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剛介紹,目前公司海工裝備的業務比重已達30%-40%,未來計劃更多投入高端海工裝備領域,提高制造能力。